電子科技大學實驗中學學子結緣“嫦娥”爸爸
電子科大實驗中學位于成都高新區(qū)(西區(qū))天驕路,走上天驕路,步入科大實驗,享受科大資源,便是邁向大學之道。電子科大實驗中學一直致力于打造“大學的卓越中學,中學中的啟蒙大學”,依托電子科技大學、同濟大學在新校區(qū)建設二十余個科學創(chuàng)新實驗室。大學教授帶領博士、碩士生親自組成師資團隊直接指導科大實驗科創(chuàng)學子。教授們的研究領域都是科學創(chuàng)新的國際前沿,在學界鼎鼎有名,是學界“大牛”,也不乏“千人計劃”的引進人才。科學素養(yǎng)從高中開始奠基,為科中學子成才奠基。
小編先不帶你看科大實驗科創(chuàng)實驗室的教授團隊,今天,先帶你看看科中學子的日常——與大科學家交流:與中國嫦娥之父、中國繞月探測工程的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結緣。
歐陽自遠(1935.10.9 -),著名天體化學與地球化學家,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被譽為“嫦娥之父”,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家協(xié)會榮譽會長,北京師范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lián)合國際學院(簡稱UIC)榮譽院士。2014年11月,為弘揚歐陽自遠的學術貢獻和科學精神,將一顆由國家天文臺施密特CCD小行星項目組于1996年發(fā)現(xiàn)并獲得國際永久編號第8919號小行星,被命名為“歐陽自遠星”。
5月8日,我校初2015級部分學子來到電子科技大學圖書館求實廳,聆聽由中國嫦娥之父、中國繞月探測工程的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院士主講主題為“航天夢·中國夢”的成電講壇活動。
歐陽自遠院士用質樸、平實的語言,從人類的月亮情結、月亮的美麗神話分析月球的起源,一步步揭開月球的神秘面紗,用很多珍貴的圖片和視頻,向同學們展示了真實的月球。
月球是我們地球的女兒,時時刻刻保護著地球不收小天體撞擊,影響著地球的各個方面。時隔30多年,美國為何突然提出重返月球?歐陽自遠院士表示:月球上能源豐富,具有重大軍事戰(zhàn)略地位,成為各國爭相建立軍事基地的新平臺。 歐陽自遠院士詳細地從月球的軍事、能源、環(huán)境、資源四個角度介紹了世界各國尤其是美國的月球戰(zhàn)略、科學成果、發(fā)展現(xiàn)狀,“誰控制了月球,誰就控制了地球!”說明了中國探月計劃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他還著重介紹了我國“嫦娥”系列探測器的目的、任務和特點,并展望了中國探月事業(yè)的發(fā)展戰(zhàn)略和前景規(guī)劃。“探月既是人類的進步,更是一個國家科技創(chuàng)新的體現(xiàn)。”歐陽自遠立足于國家戰(zhàn)略需求的高度,從美國的阿波羅計劃談到中國的探月工程,結合親身經歷講解了“嫦娥一號”、“嫦娥二號”和“嫦娥三號”的使命及取得的主要成果,揭密了“嫦娥四號”、“嫦娥五號”的探月計劃,闡述了“嫦娥工程”寄托著中華民族的千年奔月夢的偉大意義 。
歐陽自遠院士表示,我們中國的航天目標不只是探索月球,還要將目光放到宇宙更遠的地方,我國下一步的目標就是去探索火星,木衛(wèi)二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在宇宙中探尋文明生命的存在。即使現(xiàn)在外方對我國航天技術發(fā)展重重阻撓,我們也會去探索月球及宇宙的奧秘!
歐陽自遠院士的報告風趣幽默,他以深厚的人生閱歷、忠誠的赤子情節(jié)、執(zhí)著的追夢態(tài)度,激發(fā)了科中同學們的愛國熱情與科學精神。面對同學們“中國探月技術現(xiàn)在有哪些技術欠缺?該如何去解決?”的提問時,歐陽院士激動站起來,贊賞同學善于思考,敢于質疑的科學精神,并鼓勵同學們能夠立志高遠,腳踏實地,未來投身于國家的航天事業(yè)中,并說“中國未來航天發(fā)展的重擔在你們肩上!”
在兩個半小時的講座中,現(xiàn)場掌聲連連,歐陽自遠院士都不斷起身鞠躬敬禮,同學們無不感嘆他的謙遜與大家風度,受益匪淺 。講壇結束后歐陽自遠院士親切的與科中的同學們合影留念,并鼓勵孩子們將個人夢與中國夢緊密結合,早日成為祖國的卓越棟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