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選擇學校的時候,同學們也要了解一下學校的校園環境,因為一個好的環境,能帶給自己身心健康,對于同學們來說,有一個舒心的環境,學習起來也是比較快樂的。良好的宿舍環境和食堂環境可以讓同學們愉快的度過學校生活。學校的環境是需要同學們的愛護,宿舍的環境也需要同學們清潔整理,所以不論學校環境怎么樣,重點是在學校能學到什么。
關嶺縣民族高級中學宿舍條件
宿舍條件不錯,基本設施齊全,實行公寓化管理制度。宿舍是6—8人間公寓、獨立衛生間、熱水器、帶有網絡。學生食堂里有他配好的營養午餐,有特色小吃窗口,學生可以自行選擇。
關嶺縣民族高級中學
1933年,當時的縣城募役(今花江)在地方有識之士的資助下,招收新生50名,創辦了關嶺有史以來的第一所中學——關嶺縣立初級中學,即如今關嶺民族高級中學之前身,時任校長為余梅蓀。
1934年,關嶺縣立初級中學設初中班,招收學生82人。
1935年,因為時逢混戰年代,以及后來的抗戰時期,經費無著落,導“關嶺縣立初級中學”花江老校址致嶺縣立初級中學處于停辦。辦了兩年的關嶺縣立初級中學便夭折了。
1942年,抗日戰爭進入最后的艱難時期,國民政府搬遷到西南,這就給關嶺的中學教學帶來了大量的人力、財力,于是,中斷8年的關嶺縣立初級中學又迎來了又一個發展的大好時機。當年,于募役(今花江)成立了“貴州省關嶺縣初級中學”,時任校長為貴州省教育廳委任的何勖規。當時中學有教職工12人,學生兩個班共107人。
1949年,冬、即關嶺解放前,關嶺縣立初級中學停辦,共培養畢業生6屆共201人。并且,當時的省立關嶺師范附設初中班,共有學生三個班89人。
1950年,人民政府高度重視教育。于是,關嶺的普通中學教育發展迅猛,縣區各中學陸續興辦。縣城從募役(今花江)遷到關索,恢復關嶺縣初級中學。1952年,更名為“貴州省關嶺民族中學”。
小編知道家長是擔心宿舍的環境不夠好,學生沒有辦法好好休息,導致沒有精力去學習,而學生是接受不了解宿舍太過于簡陋,但是以上的信息家長們可以先了解了解,看看是否符合自己想象的那樣。不過現在的學校每年都是在改進的,也不可能特別的差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