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志愿填報四大技巧
技巧一:了解學校和專業是選報的基礎
高中階段招生的學校有普通高中、綜合高中和中等職業技術類學校。普通高中從辦學層次來分,有現代化寄宿制高中、市重點中學、區重點中學;從辦學體制來分,又分為公辦高中、公立轉制高中和民辦高中。綜合高中是近幾年一種新的教育模式,在普通教育中適當地滲透職業技術教育。中等職業技術類學校(含中專、職校、技校)主要是培養從事生產、服務、管理等第一線工作的中等專業技術人才。
技巧二:定好自己的位、排好學校的序
其實中考志愿相對于高考比較容易填報,考生只要正確判斷自己的學習狀況,理清自己想要填報志愿學校的順序即可。簡單地說就是要“定好自己的位、排好學校的序”。在此提醒考生和家長要注意查看《招生簡章》、《招生報考指南》、《中考特刊》等相關材料,并認真聽取畢業學校召開的報考輔導會,從正規渠道了解報考信息。
另外,一般情況下,公辦高中的擇校、民辦學校的收費都比公辦收費高,選擇這些志愿的考生,須了解清楚有關學校的收費標準,結合家庭的實際情況,慎重考慮志愿的順序。
技巧三:排好志愿順序增加錄取機會
由于中招錄取的原則是從高分到低分,按照考生的志愿順序進行錄取。因此,第一志愿可報與自己平時的水平相對或稍高一點的學校,下一個志愿要比平時水平報得稍低一點形成一個由高到低的“梯度”。這樣,考生在考試中一旦超常發揮或出現失常時,不至于因未報自認為不可能去的學校而遺憾。考生應當把自己喜歡的學校放在前面,精心排好志愿順序,做到每一批每一個志愿都有用,以增加錄取機會。
技巧四:根據興趣愛好和實際情況填報
要根據考生的興趣愛好和實際情況填報志愿。能考上普通高中考上大學當然最好,但還要看考生的具體情況。如果平時成績一般,學習感覺十分吃力,家長還是要強迫他盡力上普高考大學,結果適得其反。高校擴招,大學生就業壓力增大,找工作不易,這也是必須考慮的因素。
相反,中職的入學受分數線限制不像高中那么嚴格,門檻低。與此同時,考試成績不佳不等于能力差,學習成績不拔尖的學生也能成為某個領域的應用型、實用型專業人才,在社會上自主自立。此外,中職學校的畢業生也可通過“3+證書”的高職類高考,考上全日制普通高校繼續深造。考生選報普高、職高,關鍵還要看自己的興趣愛好。
志愿填報特別提醒
①填報民辦普通高中學校時,考生及家長要仔細咨詢學校的收費標準和政策,填報后一旦被錄取一律不得反悔。
②各民辦學校自主招生不能錄取已被其他學校正式錄取的考生。
③10個平行志愿中,每位考生填報普通高中學校的志愿不能超過4個,超過4個普通高中的考生志愿視作無效。
④報考一中、二中、三中的考生,其綜合素質測評各項目必須全部合格,且不少于2個A;報考其他普通高中學校的考生,其綜合素質測評各項目必須全部合格。報考中職類學校考生的綜合素質測評各項目等級不作統一要求。
⑤一中、二中、三中一律不得錄取在校就讀的初中復讀生。因此,凡在校就讀的初中復讀生一律不得填報一中、二中、三中四個學校中的任何一個,否則該考生志愿視作無效。
⑥填報中專、市工程技術學校、職業中專志愿的,需填報招生學校所設專業名稱代碼(每校可選填2個專業),所有職高志愿不能超過6個,超過6個職高志愿的視作無效。
⑦國際班招生由學校自主制定招生方案并報市教育局審批后組織實施。
⑧在錄取結束后,未被任何學校錄取的考生可在規定時間內自行到未完成招生計劃的學校報名,由招生學校根據相關條件自主錄取。
小編總結
通往夢想的前路太長,長到似乎窮盡一生都無法完成。 實現自己的機會太小,小到一不小心就失去了生命的方向。 可是,并非因為有了失敗的可能,我們就要拒絕努力的機會。 歲月荏苒,光陰如歌,沒有夢想的青春總會顯得倉皇。 前路漫漫,荊棘重重,只有不息的信念才是最亮的燈火。 我愿意相信,即使路途再遙遠,努力的蝸牛也會找到它的那朵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