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今年中考難度
2019年西安中考史政考試,除了課本外不能帶任何其他資料!
早在今年剛開學時,師大附中的老師就已經給學生們特地說過關于2019年西安中考史政考試改革的事項。看來,2019年中考史政不能帶除課本之外的資料基本已成定局。
那么,2019年中考史政不允許帶課本之外的資料,到底意味著什么?
意味著速查手冊、試題研究、自己摘抄的資料、學校發的總結內容,押題資料、外部機構發的押題資料統統都不能在考場查看使用,以前能在資料上直接摘抄的內容現在要么全部抄書上,要么用驚人的記憶力全部背下來......
往年中考,史政允許帶各種資料,都會難倒一大片娃們,更何況不允許帶資料,再加上今年的政治教材還全變了,可想而知,2019年中考史政的難度將史無前例的大啊!
2016年中考中,史政難倒了一大批人。下圖是當年的史政平均分,是當年所有科目平均分中最低拉分最嚴重的:
中考史政一直以來被認為是拉分的科目,并不是因為其難度大,而是因為孩子們對答題技巧掌握不到位,答題答不到點子上才導致的。所以接下來,孩子們一定要在這方面加強練習!
中考錄取還要以綜合素質評價作為重要參考或依據
該負責人稱,鑒于西安市、榆林市、安康市已經承擔了我省高考改革試點,為進一步擴大試點地區覆蓋面,為全省順利開展中考和高考改革提供經驗,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試點從關中、陜南、陜北分別選取寶雞市、漢中市、延安市作為試點地區。
新政策中,全省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的計分科目定為“4+4”模式。即以語文、數學、外語、體育作為基礎錄取計分科目,再從物理、化學、生物中選擇2科,從歷史、地理和道德與法治中選擇2科作為錄取計分科目。基礎錄取計分科目之外的4科,由各市結合實際自行確定。
同時,中考錄取時還要以綜合素質評價作為重要參考或依據,條件成熟的市(區)可逐步過渡作為重要依據,引導學生、學校、家長、社會更加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養成。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以過程性寫實記錄為主,結合試點情況,逐步探索將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分等級轉換分數計入錄取總分。
為了促進教育均衡發展和教育公平,中考錄取將繼續堅持將省級示范高中和省級標準化高中學校不低于50%的招生指標分解到區域內各初中學校,并適當向農村、薄弱初中傾斜,按照志愿從高分到低分依次錄取。各市(區)優質高中學校指標生分配情況報省教育廳備案后向社會公布。
13科全考8科計分 本屆初二就要開始參加中考
相關負責人介紹,新的中考招生實行“兩考合一”,不再分別進行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和初中畢業學業考試(中考),將實行新的初中學業水平考試,考試科目為《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設定的全部科目,即語文、數學、英語、物理、生物、化學、道德與法治、歷史、地理、體育與健康、音樂、美術、信息技術(綜合實踐活動)共13科。高中錄取實行“4+4”模式,語文、數學、英語、體育以及自選共8科計入錄取總分,其他科目不計分。
語文、數學、英語(含聽力)、物理、化學、歷史、生物、地理等科目實行閉卷筆試方式;道德與法治實行開卷筆試方式;“體育與健康”的體質健康實行現場考試方式;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和信息技術實行現場操作考試方式;音樂、美術實行過程性與終結性考試相結合的方式。語文為一卷制,其他科目為兩卷制。
陜西省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所有筆試科目實行全省統一命題和制卷,考試統一安排在每年6月下旬進行,時間為三天。第一天上午考語文,下午考英語;第二天上午考數學,下午考物理和道德與法治,考生為九年級學生。第三天上午考化學和歷史,考生為九年級學生;下午考生物和地理,考生為八年級學生。
體育與健康考試安排在九年級下學期4月底前進行。信息技術和生物實驗操作考試安排在八年級下學期5月底前進行。物理、化學實驗操作考試安排在九年級下學期5月底前進行。音樂、美術的終結性考試時間由縣區教育行政部門根據課程進度并結合實際安排。
小編總結
其實考生和家長大可不必擔心,中考考試的難度加大其實意味著中考的分數線將會有所降低。只要同學們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能夠在學校認真努力的復習,在學習上做到一絲不茍,那么其實中考難不難對于同學們來說并不那么重要,所以同學們當務之急還是要好好學習,為中考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