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內留學需求不斷攀升,到國外讀本科已經成為越來越多家庭的選擇。國際學校也因此成了眾多計劃到國外讀書的中國孩子的跳板。據統計,目前全國上下的國際學校已有上千所,其中民辦國際學校占比超過一半。那么,國際學校和普通學校在課程設置上有哪些區別?國際學校有哪些課程體系?它們之間有什么區別?你的孩子更適合哪一種?小編下面為大家介紹北京大學附屬中學國際部的課程體系,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北京大學附屬中學國際部課程體系
北大附中國際部的課程分為核心課程和選修課程,采用雙語或者全英文教學。
1、核心課程是必修課程,主要包括:中/英文通識、數學、物化生、寫作工作坊及獨立性研究等課程。
2、選修課則根據學生專業方向和個人興趣自主選擇,滿足畢業學分要求即可。學校采用的是自主研發的課程體系,不采用任何固定課程體系的課程,在保持與AP或者IB同等課程難度的基礎上,會根據老師的背景和學生的興趣來提供豐富多元的選修課。
AP課程介紹
AP課程全稱Advanced Placement,中文名稱為“美國大學先修課程”。開設的目的是給成績優異的高中學生提供難度更高的課程,讓學生能夠在高中階段體驗大學課程。在科目上,AP課程總共有37門科目,以微積分、統計學、物理、經濟學為主,每個學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3-5門課程。
AP課程難度較大,水平相當于大學一年級基礎課程,所以不是所有學生都適合學習。AP課程的要求多是根據美國大學對大一學生的規范而制定,對高中生來說很有挑戰。
據統計,擁有優異AP考試成績的高中生在未來的大學學習會有更加出色的表現和發展,美國各大學已將AP成績看作衡量學生學習和研究能力,以及應付高難度大學課程能力的重要指標。對于申請名校的高中生來說,最好能向大學提供4-6門以上的AP成績。
和傳統學校相比,國際學校的升學計劃有所不同。絕大多數普通高中的學生走的都是國內教育路線,即通過高考考取國內的大學。而國際高中的學生,通常在進入高中前,就做好了出國留學的打算,高中畢業后一般都會直接申請海外大學。為了幫助學生實現留學目標,國際學校基本都會與國外大學對接,盡可能地為學生鋪好留學之路。